谈到亚洲恐怖片,你首先想到的是哪一部? 童年阴影经典珍藏款《午夜凶铃》&《咒怨》?
还是新起之秀《釜山行》之流?
恐怖不分国界,但在主题和氛围上,欧美货和亚洲货还是存在不少区别。 欧美喜欢工具齐全、血肉横飞的感官刺激,注重当下的体验。 而亚洲习惯于塑造阴森诡异、细思恐极的氛围,追求一种回忆起来仍然毛骨悚然的余韵。 《咒怨》导演清水崇称之为“可以带走礼物的恐怖片”,说的就是这种可以回味的感觉。 (这礼物给你要不要啊?)
最近几个备受期待的亚洲恐怖片纷纷释出预告,让我们在酷暑的尾巴清凉了不少。 今天派爷就用这几部预告,来给大家盘一盘亚洲恐怖片的特色。 你来看看,这瓜饱不饱熟—— 《灵媒》/ 韩&泰合拍 特色一:万物有灵 期待值:★★★★★
导演 班庄·比辛达拿刚 的名字,大家可能不熟悉。 但说到他的代表作 《鬼影》 ,相信不少人都被那张女鬼骑肩的照片吓出过阴影。 即便是已经“百毒不侵”的派爷。 每当肩颈酸痛,或是体重秤数字上升的时候。 都会忍不住猜想自己肩上是不是也坐着个什么东西…… 绝对不是吃胖了
其实和《咒怨》《午夜凶铃》类似,《鬼影》的主题也是围绕女鬼复仇展开。 活人作恶,死者复仇。 这是佛教文化影响下,对于 因果报应 的追求。 而另一方面,因果论的观念并不只存在于人与人之间。 一棵树、一株花都有可能拥有灵识,追因溯果。 这次的《灵媒》,讲的正是这样一个故事。
热带雨林气候潮湿闷热,植物遮天蔽日,隔绝了科技与文明。 这个村庄信奉巴扬神,认为万物有灵。 主角尼姆出身巫师家族, 被“巴扬女神”选中,成为能够与神灵沟通的“灵媒” 。 故事则以“摄影团队跟拍揭秘巫师家族”的角度切入,拍摄成 伪纪录片风格 。 预告的前半段以旁白+手持拍摄,介绍这一村庄的背景及民俗。 缓慢的镜头、平缓的访谈问答和巫师们的念经吟唱,让人怀疑自己是不是打开了纪录片频道。
但一个转场,风格突变。 原始狂野的“群魔乱舞”,此起彼伏的咒语和尖叫。 揭开了这个神秘仪式的一角。
主线剧情则聚焦于尼姆的侄女敏的身上。 城市中长大的女孩 敏 ,虽然知道家族须由女性继承灵媒,却不相信神鬼之说,觉得这些仪式都太过癫狂。 一场葬礼法事后,尼姆却突然发现, 敏时不时会抽搐、胡言乱语 。
本来以为,这是“巴扬女神”转移的征兆。 但随着时间推移,敏的怪异举动越来越多,人也逐渐失去了气色。 尼姆意识到, 附在她身上的,也许不是神,而是其他「灵」……
鬼怪附身的设定并不罕见,但《灵媒》的恐怖,在于 一开始就把观众放置于未开化的诡异村庄之中,我们很容易就代入敏的视角 。 敏从冷漠围观,到举止怪异,再到失去理智。 这种逐步丧失自我控制的绝望感,透过屏幕向我们压来,没有人不会感到害怕。
影片的惊悚感并不来自血腥、尸体之类直白的视觉刺激。 而是通过展现 人的疯狂、无力、崩溃 ,突出人类面对超自然现象的无助。
伪纪录片的形式更给影片加码了一层真实感。 看这监控画面。 敏擦着头,一步,一步,一步走上楼。 第二天下来的,会是谁呢?
《哭悲》/ 中国台湾 特色二:向内自省 期待值:★★★☆☆
其实这部片子从气质上来说,没有那么“亚洲”。 作为一部丧尸片,它 血腥、暴力、令人反胃 。 别看海报还有股子文艺美强惨风,预告直接暴击。 前方高能。 3。 2。 1。
有人评价它,是“超过了日本、欧美所有血腥恐怖片”。 也有人说,这是朝着禁片方向做的啊!
两支预告也几乎是“血浆盛宴”。 (为大家的心脏考虑,大半夜的就不放太猛的图了)
但和美式丧尸不同,《哭悲》给丧尸们加了个设定: 仍有意识,却被病毒放大了人性最恶的一部分 。 什么是恶? 人性七宗罪: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暴食、色欲。 在文明社会,这些特质被每个人不同程度压抑,大家最多也只有性格暴戾和柔顺的区别。 而病毒的传播,相当于一场野性回笼。
暴力、砍杀、吃人、轮X…… 动物本源的弱肉强食 (字面意思) 重新回到人类身上。 那么, 绝对的善,真的存在吗? 情侣间温存的美好,邻里间善意的交往,都成了昨日乌托邦。 哭悲一词,也有了值得细品的地方。
完全可以说,《哭悲》是一种对 极端人性的猜想 。 在视觉刺激之余,也有 反思性 。 因此,它可以摆脱传统丧尸片从头到尾都在暴力砍杀的模子。 让我们在看完后念念不忘,忍不住问自己: 我最害怕自己内心的那种恶意被放大?
《咒》/ 中国台湾 特色三:社会映照 期待值:★★★★★★
几部恐怖片中,派爷最期待其实是这部《咒》。 中元节当天放出海报和预告,不得不说还是中国人最懂中国人最怕什么。 它和《灵媒》的风格很像,都是 以伪纪录片形式拍摄中邪故事 。 但因为故事发生在城市,少了神秘邪性,更有些 都市怪谈 的意味。 小女孩指着壁灯,让妈妈把「他」叫下来。 镜头摇晃着向上扫过去,空无一物。
这种恐怖感比大动脉喷血还要让人悚然一惊。 也因为足够“日常”,胆子再大的人也不敢抬头望。 不信,你自己抬头看看灯?
故事改编自一则真实新闻。 一家六口集体起乩(即上身),自称是观世音、玉皇大帝等等神明附体,伴随着自残与互殴,并笃信可以靠撒盐、灌食粪便的方式驱邪。 一个月后,随着大女儿死亡,邻居报警,这家人才终于清醒过来。 更有一种说法,是说整件事的导火索是家中莫名其妙移位的三太子像。 注:沿海一带有些地方居民家中会供奉哪吒像保平安
光看原型故事,鸡皮疙瘩就起了一身。 而影片的预告更为诡异。 开篇是如 催眠实验 一般的旁白。 来,看看这座摩天轮是朝什么方向转的?
这辆地铁又是朝着什么方向开的?
是不是觉得,似乎怎么看都是对的? 如果这是网上的心理测试题,那现在你都能知道自己擅长用左脑还是右脑思考了。 但这段引入对于影片来说,是想要证明一个观点: 个人的意念可以塑造这个世界。
这是一个非常主观唯心的观点,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影片走向。 大胆猜测,比起拍摄神鬼,《咒》的故事应该更倾向于讲述 个人心魔 。
不过, 预告的恐怖元素完全不虚 。 偷拍视角的集体参拜、监控视频里警员自杀、写满符文驱邪的身体、口腔内一圈又一圈牙齿、手臂上布满的“莲蓬头”、蠕动的猪肉…… 保管你在屏幕一头吓出声。
亚洲社会时常秉持着这样一种观点: 让人感到恐惧的往往不是鬼,而是人。 性侵女童的《熔炉》、反映贫富阶级的《寄生虫》,甚至于展现的家庭暴力《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都不是恐怖片,却比很多恐怖片还惊悚。 而这部《咒》,是在恐怖片的基础上,加紧了对 亲子问题 的探讨。 预告以母亲的角度自述,但言语慌乱内疚,甚至表示生下女儿是错误的。 小女孩出场的几个镜头,也都营造出了“灾星”之意。 但再看这个镜头。
她自称不是一个好妈妈, 眼睛却蒙着一块红布 。 在当地民俗中, 红布是与死者进行对话忏悔之用 。 合理推测,女孩此时已死,而害死她的,正是 愚昧信教的家长 。
有人说,因为文化不同,看欧美恐怖片的时候很难被吓到,但亚洲恐怖片看了总要心头一震。 一是因为 风俗民情 ,亚洲的福祸观与神鬼总是密不可分。 便很容易 将超自然现象与自我联系 ,代入+不断联想=恐惧翻番。 在观影结束后,仍然很难走出那份“余韵”。
而欧美恐怖片中,无论是行凶的鬼,还是对抗的人,往往都靠使用 暴力碾压 。 即便妆效再夸张恶心,片尾一上也都相当于画上句点。
二则是相似的 文化环境 ,决定了亚洲恐怖片 压抑 的风格。 难以掌控的个人命运、无法违背的原生家庭、以爱之名包裹着的控制、无处不在的他者凝视…… 其实恐怖时刻缠绕。
你呢? 你更看重当下的恐怖体验,还是喜欢那种可以“带回家的礼物”? 你心中的恐怖片top1又是哪一部? 快来和派爷交流交流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