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观众都以为只有非常冷门、非常高深的电影才可称为高逼格。这类电影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过于深沉、枯燥、甚至乏味。但电影毕竟是商品,高逼格电影也应该是好看,观众爱看的。今天分享会为大家带来十部横扫国际大奖高逼格电影,不仅不枯燥乏味,还绝对令你大呼过瘾!友情提示:本期观影通道在文末!
1、《儿子的房间》2001 导演: 南尼·莫莱蒂
编剧: 南尼·莫莱蒂 / 琳达·费里
主演: 南尼·莫莱蒂 豆瓣 7.9 IMDb 7.3
影片讲述了一个完美的家庭如何在儿子死后痛苦而艰难地面对悲伤与不和的故事,是一部充满感伤的意大利片。该片导演南尼·莫莱蒂实际上是与观众分享了自己在家庭问题中的困惑和问题,他对人们面对死亡的阴影恐慌细腻地描写,使得这幅诗意的自画像充满了人性的温暖和真实的可信度。
当年的戛纳,在电影技术上一直给人新鲜感觉和活力的科恩兄弟和大卫·林奇共获最佳导演奖,而金棕榈则给了朴实无华的《儿子的房间》。
它在技术方面没有特别之处,色彩饱满,光线柔和,基本上是线性叙事,很容易理解。徐徐展开了一卷和睦温暖的家庭生活画卷,一家四口夫妻情笃,子女可爱,没有代沟隔膜,生活稳定舒适,似乎那让人幸福的熏风和阳光从屏幕上溢出来,覆盖在每个观众的身上。
2、《孩子》2005 导演: 让-皮埃尔·达内
编剧: 让-皮埃尔·达内
主演: 杰瑞米·雷乃 豆瓣 7.9 IMDb 7.5
该片讲述的是靠政府津贴和非法交易生活的布鲁诺和索尼亚意外生下了孩子吉米后,因为孩子和以后的生活而分道扬镳的故事。故事情节很简单,但却很吸引人,节奏偏慢但并不拖沓。
该片同样是达内兄弟的作品,但在这部《孩子》中,达内兄弟在摄影上做了很多新的尝试,他们在寻找了新的表达方式。
虽然长镜头还是比较多,但该剪辑的地方非常果断的下剪。用一种非常轻描淡写的方式处理最复杂也最关键性的情节变奏,没有复制现实,但最后做到了深入人心。
3、《白丝带》2009 导演: 迈克尔·哈内克
编剧: 迈克尔·哈内克
主演: Christian Friedel 豆瓣 8.2 IMDb 7.8
该片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的一个小乡村为背景,以一位乡村教师的回忆为主线,讲述了一战前夕德国北部某村庄里发生的一系列离奇故事。导演以黑白化的影像、回忆的方式,叙述发生在那里的、隐藏很深的暴力与罪。
影片整体上并没有采取全知叙事的方式,而是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看待当时的一连串似乎没有联系的罪恶。导演的重点也不在于找出究竟谁是幕后黑手,而在于暴力、罪恶本身是如何的悄悄在孩子之间蔓延开来,并与“白丝带”所象征的纯洁意义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62届戛纳电影节将金棕榈大奖颁给了《白丝带》,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该片导演迈克尔·哈内克与戛纳电影节的渊源可谓由来已久。2005年,他凭借影片《躲藏》获得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此前,他执导的《钢琴教师》荣获2001年戛纳“电影节大奖”。他的作品以“残忍、赤裸的叙事风格”著称,看过这部《白丝带》就知道了!
4、《蜂蜜》2010 导演: 塞米赫·卡普兰奥卢
编剧: 塞米赫·卡普兰奥卢
主演: Erdal Besikçioglu 豆瓣 7.8 IMDb 7.2
该片讲述了性格内向的小男孩约瑟夫为了寻找失踪的父亲而闯进森林的故事,在第60届柏林电影节上斩获了金熊奖。回顾历年金熊奖的获奖影片,都会觉得《蜂蜜》很特别,它没有主题先行的故作讨巧,更没有掺杂政治文化等热门议题,电影节的精神主旨回到了诗意美学的传统路线上。
该片延续了导演一贯的宁静优美的风格,镜头沉着而优美,色彩神秘的光与影、色调饱满的全自然光线,构造出优美的意境和缓慢的叙事氛围。
节奏缓慢情节平淡但也不乏朴素感人,虽然影片的结局在一定程度上是残酷的,但通过稚童最后宁静的睡脸,大自然优美的一面再次成为影片的主题。 5、《更好的世 界 》2010 导演: 苏珊娜·比尔
编剧: 苏珊娜·比尔
主演: 米卡埃尔·佩斯布兰特 豆瓣 8.3 IMDb 7.6
第83届奥斯卡将最佳外语片颁给了这部《更好的世界》,这是丹麦著名导演苏珊娜·比尔的作品,这位女导演一向以细腻温婉著称,她擅长将女性最敏感的触角伸向一个男人的情感世界中。
该片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复仇的故事,但导演的野心不止于此。她借助两个全然不同的时空,连接起了北欧和非洲。
北欧那边生活富足,精神的创伤却难免。非洲那边难民成堆,每天都会发生惨剧。而同样的暴力因子和复仇手段,却在两地滋生上演,逐步卷入黑暗边缘。
不仅如此,片中还出现了两个小孩、两对父子和两个家庭,导演不断放大个人体验,扩充至世界局势,开展了一场危险的试验。选择忍让还是报复,是继续生活还是走向毁灭……
6 、《一次别离》2011 导演: 阿斯哈·法哈蒂
编剧: 阿斯哈·法哈蒂
主演: 佩曼·莫阿迪 豆瓣 8.7 IMDb 8.3
影片讲述了一对准备离婚的夫妻纳德和西敏,面对瘫痪在床的老父亲、流产的女钟点工等诸多问题,他们在道德与法律的纠结中痛苦挣扎的故事。所谓一个好故事打动全球,《一次别离》拿奖拿到手软,据统计该片一共将43项国际大奖收入囊中!
该片运用冷静客观的叙事技巧,以充满关切的镜头语言展现了当代伊朗人的生存状态,看似只是在讲述一个家庭的故事,实质影射了整个伊朗社会的现状,将亲情与伦理、道德与法律、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纠缠表现得淋漓尽致。
7、《单车少年》2011 导演: 让-皮埃尔·达内 / 吕克·达内
编剧: 吕克·达内 / 让-皮埃尔·达内
主演: 塞西尔·德·弗朗斯 豆瓣 8.1 IMDb 7.4
《单车少年》是一部简单温情的电影,不用巨额花费拍摄,也不用好莱坞大明星,不讲国家政治大事,也没有传奇和大场面。但是就是这些随处可见的生活场面,被导演调动到一个特殊背景下,便被赋予了格外意义,看似平静的细节背后,始终张力十足,暗流澎湃。该片导演就是大名鼎鼎的达内兄弟!
如果要评选戛纳影展最钟爱的几位导演,比利时的达内兄弟肯定名列榜单之上,他们的作品几乎每次都从戛纳影展评委手中捧得一个重要奖项,更曾两次摘下桂冠金棕榈奖,不仅是戛纳影展的常胜军,也是双金棕榈奖俱乐部的五名成员之一。
8、《爱》2012 导演: 迈克尔·哈内克
编剧: 迈克尔·哈内克
主演: 让-路易·特兰蒂尼昂 豆瓣 8.6 IMDb 7.9
影片讲述两位退休的音乐老师,年过八旬的他们相伴多年却仍然相爱。直到妻子遭遇一场疾病,两个人的爱情也开始面临最大的考验。从婚姻角度去看,电影以终极方式显示了和婚姻有关系的东西。该片于2012年在法国上映,获得第85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等多项大奖!
70岁的导演迈克尔·哈内克用纪录片般朴素平实、沉稳有力的风格,呈现这对老夫妻一起享受文学音乐的美好、照顾疾病的温情,以及久病下的疲乏和懊恼。将这一对年过八旬的夫妇生命尽头的一段时光描述的无比深刻。
通过《爱》,每个人都能看到年老的恐惧,每对夫妻都能看到婚姻最终极的成全。迈克尔·哈内克用真实的老去、疾病和死亡对爱情做了终极的考量和检测。和他的上一部金棕榈电影《白丝带》一样,这部电影也充满了道德和良知的选择与拷问。
9、《孩童姿势》2013 导演: 卡林·皮特·内策尔
编剧: 勒兹万·勒杜雷斯库
主演: 卢米妮察·盖奥尔吉乌 豆瓣 7.4 IMDb 7.4
该片讲述了在儿子巴布飙车撞死男孩肇事后母亲四处奔走行贿,试图“挽救”儿子的故事。该片于2013年在罗马尼亚上映,斩获了第六十三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影片采用了纪录片式的拍摄风格,把人们位于紧急时刻的生活、心理和行动表现的完整而又“触目惊心”。
片中还描绘了很多关于罗马尼亚的层层面面。在现实主义的层面,饱含抨击罗马尼亚上流社会自私道德观、以及腐败社会的寓意,一部能真实反映生活和社会的影片。但母爱的融入和拔高,不再让这种抨击显得冰凉。
10、《修女艾达》2013 导演: 帕维乌·帕夫利科夫斯基
编剧: 帕维乌·帕夫利科夫斯基
主演: 阿伽塔·特泽布霍夫斯卡 豆瓣 7.8 IMDb 7.4
影片以1960年代为背景,讲述波兰战后一个在修道院长大的孤儿艾达和她姨妈共同踏上寻亲之旅的故事。在第27届欧洲电影奖上,《修女艾达》赢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摄影以及观众选择奖在内的五项大奖,成为第27届欧洲电影奖的最大赢家。除此之外还获得了第82届奥斯卡的最佳外语片大奖!
这是一部节奏缓慢、风格克制并且气氛压抑的电影,没有大时代和大人物,定位很普通,但却有以小见大的野心,背后是波兰人在战后社会主义阶段的信仰危机和历史创伤。
影片最值得称道的是它优美的黑白摄影,此外,光线、画面、音乐无一不带有捉摸不定的魔力,处理十分典雅考究,每一帧画面都是一张绝美的海报!
|